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成人免费观看的视频黄页-成人免费高清视频-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基于霧霾背景下的城市景觀設計 URBA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HAZE BACKGROUND

0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設計藝術學院 張 璇 廉 毅

摘要:簡要介紹了霧霾形成的原因、產生的危害,并且結合城市景觀設計,從道路交通、植物綠化、景觀水系以及環境設施四方面提出霧霾防治措施,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環境。

關鍵詞:霧霾 生態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 綠色健康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9-0122-02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causes and harm of the formation of haze generat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it puts forward the haze prevention 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of road traffic, landscaping, landscape water and environment facilities, provid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people living space.

Keywords:Haze Ecology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Green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

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大力推進使得環境污染問題更加嚴重,尤其是從2013年開始不斷加劇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出行、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為主要成分,其中PM2.5被認為是造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因素,這種細顆粒物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污染物,也是重金屬、多環芳徑等一些危險物質的載體,隨著大氣環境的加深和惡化,多云天氣現象增多,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考驗和難題。如何從生態健康與景觀設計兩方面施行改進措施,減少霧霾天氣現象,改善生存環境是每一個景觀設計師都應該具備的責任。

一、霧霾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一)霧霾污染的成因

霧和霾自古以來就存在,天氣現象和一些基本的人類活動會造成霧霾環境。進入化石燃料時代,霧霾現象確實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在某種程度上,造成霧霾的原因包括人為原因和空氣原因兩方面。城市化和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同時,導致資源急劇減少,人口密度增加都為霧霾形成一個巨大的挑戰埋下伏筆。

1. 人為原因

霧霾環境主要是由機動車產生的尾氣、工業化生產出的廢氣以及冬天燒煤取暖幾個主要原因造成。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是由細顆粒物污染,汽車使用汽油雖然氣態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等,但在霧天的定義是不高的,很容易轉換為顆粒污染物,增加霧霾環境的發生。工業生產方面建材生產、機電制造業燃燒生成的廢氣以及北方在冬季燒煤所造成的污染導致大氣中的細小顆粒物濃度持續增加,是霧霾產生的重要方面。

2. 空氣原因

霧霾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細小顆粒物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霧霾的產生,特別是二次氣溶膠的形成有賴于特定的氣候條件,如溫度、濕度、輻射強度等。霧霾發展與消除也受風力降水等因素影響,水霧不僅為氣態污染物NOx、SO2會迅速轉化為硝酸鹽,為硝酸鹽粒子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并且為細顆粒物的吸濕、水分的吸收與累積提供了凝集生長條件。同時,極端靜穩的天氣形成了低空天氣的“逆溫層”,使空氣在水平、垂直方向的交換流通能力變弱,不利于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從而導致空氣污染的累積效應形成了霾。高溫靜穩的天氣又不利于污染物擴散,致使二次微粒子極速轉化與積累,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加重霧霾,造成霧霾環境出現了類別效應寬、持續時段長的特點。

(二)霧霾的危害

霧霾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人體所產生的危害;二是對工作、生活等外在方面的危害。

1. 對人體所產生的危害

霧氣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多達20多種,這其中包含灰塵、花粉、酸、堿、鹽、結核桿菌等。與霧相比,霧霾對人體更具危害性。細顆粒微粒在霾中可以通過呼吸系統直接進入人體氣體管道,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種,以及誘發動脈硬化,心血不齊等心血管病癥。近30年來,我國吸煙的人數越來越少,但肺癌患者卻越來越多,時而有霧時而有云的霧霾天氣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專家指出,霧霾天會不斷對人類心理造成一定影響,心理上,霧霾天會帶來一種焦慮、壓抑的情緒,以及心理壓抑的程度。此外,由于霧弱、氣壓低,會出現懶惰和抑郁的現象。

2. 對工作、生活的危害

霧霾環境能見度低,空氣質量差,嚴重的視線阻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農作物生長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霧霾造成環境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影響生態環境。

二、景觀綠化設計防治霧霾

生態景觀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以區域景觀生態整體優化為整體目標,通過對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和景觀、濕地景觀生態優化的布局和空間利用模式。景觀綠化是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載體,是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為生態提供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功能。尤其是在被霧霾天氣困擾,使得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加劇的現在,需要景觀綠化來改善空氣污染程度。

景觀設計包括道路交通、植物綠化、景觀水系和環境設施四個要素,本文也將從這四方面入手,幫助發揮生態自凈功能,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是改善霧霾天氣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植物綠化

1. 立體綠化。

是在有限的地表空間中做到合理的規劃利用,在合適的立體空間上增加植被覆蓋率,植物充分利用建筑物四周通過吸附墻面不斷向上生長,達到全方位、立體化的綠化效果。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面積利用越來越小,水泥建筑與硬質鋪裝增多,同時為了增加綠化面積,改善人類生存環境與霧霾天氣,立體綠化也變成了城市景觀的一種重要表現方式。汽車產生的大量尾氣與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是霧霾環境產生的重要原因,而綠化植被卻能將其吸收,還可以起到降低溫度、調節生態環境、減少霧霾天氣和噪音的作用(見圖1)。

屏幕快照 2018-03-23 下午4.30.27.png

立體綠化是一個整體與部分的觀點,它包含了墻面綠化、格子綠化、圍墻綠化、屋頂綠化等幾種途徑。在整體的設計與種植上應該充分考慮地域性,因地制宜地選擇種植物,包括氣候、土壤等因素。可以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交通設施、街邊建筑、景觀綠地、橋體幾個方面來進行綠化點綴,在這些地段的上部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藤本植物,路邊的街燈和廣告牌安裝花盆植物來提升綠化面積,還能在靠墻的位置種植植物,設置好笆籬讓它自由向上生長。橋體綠化也是立體綠化重要方法,由于地勢較高,更能享受到遠處的綠色植物,可以在橋面上安裝立體花箱或者種植槽,種植較小的耐旱植物草本花卉,比如爬山虎、常青藤等容易攀爬,生長快速的滕曼類植物,并使用可以自動澆水系統,使橋體綠化同時實現實用性與美觀性。

2. 屋頂綠化

屋頂景觀綠化的大面積推廣,使得大面積的熱空氣被綠化植物吸收,它作為一個免費的空調系統,有助于改善城市微氣候環境。地面景觀綠化吸收低層面空氣中的污染物,垂直綠化吸收不同層面上的污染物,而屋頂綠化吸收更層次的污染物,這三者結合互相發揮作用,在不同的高度上凈化空氣,發揮調節作用。綠色不僅體現在環境保護上,也有助于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包括對于眼睛的保護,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屋頂綠化為冷冰冰的建筑增加了一絲柔和性,同樣也為人們開發了更多的悠閑娛樂空間。

3. 針對性地選擇植物種類

在目前的情況下,對霧霾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污染源的解析研究上面,雖然也實行了優化產業結構等措施來改善空氣環境,但是傳統的措施不能吸收已經對空氣環境造成傷害的顆粒物,而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過濾和吸附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園林植物可以吸收和轉化有毒物質。比如說在低濃度二氧化硫污染時,通過植物自身分泌出來的物質使污染物轉化為無毒物質,并將污染物中本身所具有的營養元素同化入自己本身的新陳代謝當中,使二氧化硫轉變成為自身成長所必須的營養物質,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亞硫酸和亞硫酸根離子。《科學》雜志刊登的文章研究指出,全部的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為1230億噸。植物中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彌漫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且釋放出氧氣,改善空氣環境,保持空氣清爽(見圖2)。

植物對空氣有改善的作用,只是不同的植物又有不同的功能效果,無論是喬木、灌木或者是草木,其具有的消霾能力各擁有不同的差異。針對不同的情況,植物配置也應該因地制宜地進行利用。在道路等揚塵較多的地方,可選擇吸附性較強的群落植物栽植,比如梧桐、廣玉蘭等;在二氧化硫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可以栽植刺槐、側柏等植物;在鋅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可以栽種松柏、紫葉李等植物。喬木體積大葉片廣可以吸收滯留在空氣中的灰塵,灌木和草木則可以吸收地面揚塵,滕曼類植物可以吸收處于不同高度的揚塵,喬木灌木草木之間的互相搭配結合會促進PM2.5下降,從而減少霧霾天氣,改善生態環境。

(二)道路交通

1. 強化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

打造舒適宜人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建設對于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提高居民身心健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步行和自行車出行操作靈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城市擁堵問題,與此同時減少私家車出行,對相應減少霧霾天氣具有實際的意義。 到2015年,城市步行和自行車分管率應經達到45%以上,交通系統建設逐步取得完善。增強交通系統建設,通過城市交通統籌規劃設施全局,編制實施步行和自行車系統專項規劃,通過增強自行車和步行系統建設,合理設置行人過街設施,加速建設自行車停放地,加大政策支撐力度,保障資金大量投入,正確指引自行車和步行設施建設。

2. 綠色出行

霧霾的治理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在短時間內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龐大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士一起努力,配合參與。政府應該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提高公民環保意識,積極倡導低碳、綠色出行,推行環保文化建設,把環境保護上升到文化層面,形成“環保、健康、節約”的系統文化體系。比如在逛街時自備塑料袋,對于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處理態度,私家車選擇排量小、污染小的車型,距離較近時最好可以選擇自行車或者步行代步,相應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選擇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提倡綠色產品、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結語

對于霧霾天氣的治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科學的理論研究作為支撐,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配合盡力。結合城市綠化網絡,在植被、交通、設施、水系四個方面綜合地提出改進建議,合理地進行規劃設計,促進城市生態建設,還城市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 王永強.屋頂景觀景觀綠化設計在中原地區霧霾治理中的積極作用[J].智能城市,2016,(10):265-266.

[2] 李菲菲.基于霧霾視角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初探[J].山西建筑,2016,(23):201-203.

[3] 韓曄,周忠學.西安市綠地景觀吸收霧霾生態系統服務測算及空間格局[J].地理研究,2015,(07):1247-1258.

[4] 李華威,雷雅凱,趙保平,張林.基于霧霾防治的景觀生態規劃的探索[J].林業調查規劃,2015,(03):20-24+63.

[5] 李鵬波,姜妍.基于霧霾背景下城市消極空間的生態吸附墻技術探析[J].生態經濟,2015,(05):187-190.

[6] 張少麗.從“好生活”到“善生活”:生態視角下的景觀設計使命[J].規劃師,2013,(09):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