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 溫文斐
摘要:文章從網格系統的具體概念與應用范疇出發,探索網格系統與產品形態創新的關系,最后通過對產品形態創新中的幾何要素、色彩要素、結構要素、比例要素、材質要素、心理要素、符號要素的歸納與概括,結合具體案例 ,分別從視覺符號、形體結構、材料工藝、情感空間這四個維度去探討網格系統在產品設計形態創新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關鍵詞:網格系統 產品設計 形態創新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0-0075-03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ion between grid system and product form innovation with the beginning of specific concept of grid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range then integrating with established cases, concluding the elements—geometrical features, coloring features, structure features, proportion features, material features, psychical features and symbolical features. It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grid system application in product form innovation in four dimensions–the visual icon, form with structure, material with finishing, emotion with space.
Keywords:Grid system Product design Form innovation
一、網格系統的具體概念
日本學者杉浦康平曾指出,“設計是駕馭秩序之美的過程,而網格更是提供了邏輯解決問題的鑰匙與解開二維、三維,乃至時間傳播的,并非固態的辯證方法論”,“網格”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它不僅僅局限于某個空間,某個領域,某個范疇,其概念可以理解為以縱橫交錯的線通過非常嚴謹的數學計算而得出的“格”的大小,比例,數量和順序,又由這些單元格所組成的“網”形成“網格”,按照幾何構造角度或是空間結構維度,又可以劃分出不同規則和特征的網格。而將網格手法置入系統論設計方法當中更是從網格的整體與局部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整體對象與外部壞境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相互協同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相關的設計對象,通過以此建立相關的秩序規則來達到確立優化目標及實現目標的科學方法。[1]
二、網格系統的應用范疇
網格系統的應用范疇相當廣泛,理論上所有需要運用到秩序體系的領域都能可以依靠網格系統進行系統化規范。在城市規劃建設當中,規劃人員通常利用網格系統所來帶的科學與秩序的便利手段有計劃地對城市能源、交通、通訊、信息網絡、園林綠化以及功能區域劃分進行嚴謹地科學建設;在二維設計當中,設計師用它來設計書籍、海報、標志、字體、廣告等視覺項目,通過網格系統來控制設計對象當中視覺元素的比例關系和排布組合,使其營造出系統化、清晰化、具有秩序美感的設計作品;在三維空間設計當中,展示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建筑學領域也依靠網格系統進行空間維度的秩序規劃,其在經濟成本、時間效率、工藝技術和美學感官等多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如圖1)。
三、網格系統與產品形態創新的關系
產品形態創新的根本在于“形態”一詞,而形態學,作為生物學科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對生物體形態進行系統化研究和探索的學科,將形態學引入設計領域當中即是利用大自然中的自然形態,以其為研究對象,通過科學技術的手段,基于借鑒和創新的方式,對人為形態的設計給予科學的指導和建議。然而無論是自然形態還是人工形態,只要是有“形”和“態”的事物都遵循著某種特定的秩序,借助著這種秩序“形”與“態”才具有更多表達的可能性,而網格系統正是通過數與比例的關系營造出具有視覺規律性地秩序形式的設計方法。所以網格系統當中的秩序形式與產品形態創新當中的幾何要素、色彩要素、結構要素、比例要素、材質要素、心理要素、符號要素等方面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四、網格系統在產品設計形態創新中應用的可行性
網格系統在產品設計形態創新中應用的可行性可結合具體案例分別從視覺符號、形體結構、材料工藝和情感空間這四個角度進行逐步討論與研究。通過網格系統的秩序規范,用客觀取代主觀,以辯證的思維論述基于網格系統下產品設計形態創新中不同角度之間的客觀獨立性和相互依存性。
(一)視覺符號
在這里,我們討論的是產品形體表面上的視覺符號,即產品形態創新當中的視覺傳達設計部分,在人們的購買行為當中,視覺符號識別是人們在挑選產品時候最直觀的判斷條件,當我們在挑選心儀產品的時候,視覺符號通常在第一時間通過人類的視覺神經傳遞到人們大腦中,視覺符號的刺激強弱往往決定人們是否對此產生最初的購買欲。其視覺符號大致包括了圖形、文字、色彩這三大要素,網格系統在處理此類視覺符號的時候能有效構建出較為合理和有效的布局設計,此類視覺符號雖然屬于二維空間的設計范疇,但這并不限制于它在三維空間形態中的表現形式。與單純的二維空間里運用不一樣的是產品形體表面上的視覺符號還應當結合產品的結構、功能、使用方式來進行設計與布局。
以系列化產品為例,網格系統在處理系列化產品中的視覺符號布局有著相當明顯的優勢,在設計之初,通過使用數理的比例方法在系
列化產品形體表面上建立一款適用于此系列的網格系統,將視覺要素置入其網格系統之中,結合其他各要素對圖形、文字、色彩進行有秩序的布局,使產品形成統一的視覺形象,從視覺符號的角度加強其產品系列化的概念。其中在基于IP(Intellectual Property)系列的衍生產品設計當中,利用網格系統對其IP視覺符號進行秩序化設計,使IP系列產品最終以視覺統一化的形式出現。
以模塊化產品為例,(如圖2)為Add+品牌設計的模塊化墻壁置物架,其特點在于每塊模塊都是可以自定義拼合的,根據使用環境的差異和個人的主觀意識,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模塊的數量進行不同組合的嘗試,以此達到不同風格的視覺形式。此款模塊化產品是由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模塊組合而成的,而這些大小相同的單元模塊便組成了產品自身的網格系統,模塊中的圖形、文字、色彩的布局正是基于以方形模塊為單元格的網格系統當中,不難發現無論使用者如何隨機地排布模塊組合當中的視覺符號,整體的產品都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視覺感受當中,這正是由單元模塊構建出的網格秩序體系所帶來的優勢。
(二)形體結構
產品形態創新中的形體結構是決定產品形態最根本的因素,形體意為有形的物體,結構則是連接這些有形物體成為一個整體的橋梁,例如在進行字體設計的時候,設計師通過設計字體當中每個筆畫的走向和位置、角度和形狀、連接和組合來確保最后字形的穩定與美觀,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把它看作對字體單個筆畫以及整體字形進行的一次形體塑造,而對筆畫的組合連接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對字體結構的一個構造過程,在此設計過程當中,設計師往往會利用網格系統來規范其字體的塑形和構造,同理,在進行產品形體結構設計的過程當中,利用網格系統當中的秩序體系能有效地對產品形體和結構的設計過程進行科學嚴謹的秩序規范。
設計初期,利用網格系統制定產品形態的整體形,確定產品的基本形體樣式,假設以幾何元素為主,在考慮產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的同時對網格系統中的點、線、面進行規律的布局,此手法和平面設計師在進行版面編排時道理相似,在版式設計當中網格用來給讀者組織空間和信息,其中把單個文字看作“點”,那么一行文字或者其他線形的元素其實就是“線”的概念,而一段文字或者插圖則是“面”的概念,通過網格的作用使其各種元素在版面當中都顯得格外和諧并且產生韻律感和節奏感,同時還產生大面積的肌理感。以此手法借鑒到基于幾何元素為基礎的產品形態設計當中也是相得益彰的。(如圖3)是設計師Erik Olovsson和Kyuhyung Cho共同設計的一款名叫“ROOM collection”模塊化組合家具,它由25個單元組合而成,通過網格系統的建立,結合產品功能與使用方式以及其他產品形態創新要素,在網格中確立整體形為方形,然后再以網格數理概念精確的計算方形中每個單元格的尺寸和每個單元格內部幾何空間的體量大小,也使單元格中由點、線、 面組成的幾何元素在其網格系統中進行隨機組合,從而呈現出不一樣的產品形態。
然而網格系統除了能對產品整體結構形的把控外,對產品形態當中單元形的連接結構也能進行秩序化的設計。以榫接結構為主的收納置物類產品為例。(如圖4)是Sudacas團隊設計的一款通過用戶的使用環境和目標需求來進行自定義的連接組合從而產生不同形態的置物架。如圖所示,在網格系統的構建下,結合各要素分別設計橫豎不同尺寸規格的書架單元模塊,然后把橫豎模塊分別對齊網格的縱線與橫線,在網格的交叉點設置單元模塊中榫接的凹凸槽,使成型后的書架形成自身固定的網格系統,而利用這種秩序體系,用戶可通過不同的連接組合來達到不同形態的收納空間。
(三)材料工藝
在同一件產品設計過程當中使用不同的材料與加工工藝能使得產品形態變得更為豐富,而網格系統則是在添加這種豐富性的同時使產品形態變得更為秩序。當單件產品涉及到多種材料和加工工藝時,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混亂的感覺,不同材質的使用往往可以帶來不一樣的肌理效果和觸覺感受,而肌理的不同除了帶來觸覺上的改變,還能帶來視覺上的變化,可以理解為不同材質的使用所帶來視覺感受變化可將其歸納為視覺符號元素的一種。如未使用特殊加工工藝的木質材料和大部分金屬材料在表面的光澤度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毫無秩序的在單件產品中使用木質材料和金屬材料則會帶來極其不佳的使用體驗,所以在不同材質的銜接過程能很好地體現網格系統在其中的可行性。(如圖5)是ENSEMBLE系列混泥土小屋把手以及其在木質櫥柜當中的運用,圖中混泥土把手通過與木質材料進行銜接組合,其中混泥土本身的淺灰色色澤、平滑肌理和材料硬度,以及把手形態上賦予的 “社區”情感元素成為在與木質材料銜接當中應當考慮的前置條件,綜合以上前置條件在網格系統的幫助下我們發現以櫥柜網格的交叉點作為兩種材料的銜接點能夠于有效地考慮到其情感、功能、視覺美感及使用方式等眾多因素。
(四)情感空間
情感空間是產品形態創新中一個綜合性的角度,從形態角度上考慮,影響產品心理情感的因素包括:色彩、材質、形體結構、視覺圖形,而網格系統對其任意因素作用的同時都能間接地產生用戶對產品觸覺與視覺上的心理變化,以色彩情感為例,根據人的性別、年齡、家庭、個人修養、宗教信仰等因素直接決定人對不同色彩的喜惡程度,色彩本身固有情感屬性包括了:冷暖、輕重、軟硬、動靜、喜怒等方面。而在同款產品中,依據不同的網格比例進行相同色彩布局搭配時候往往也能使產品體現出不同的情感屬性,這正是取決于同款產品相同色系的主要色彩所占比例對人們視覺感受的刺激所產生的心理情感變化??梢娫诋a品的配色前期如果使用網格系統的設計手法,能有效地對各種色彩的秩序布局來達到不同的情感訴求。
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網格系統的概念性解讀和應用范疇的總結歸納,再結合具體案例的分析研究過程當中發現網格系統的規律性和系統性的秩序特點能夠有效地應用在產品設計形態創新的各個環節,這也同時印證了網格系統在產品設計形態創新中的應用存在著明顯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王樹良,張玉花 . 設計概論 [M] . 重慶大學出版社 . 2012(3):52-53
[2] 約瑟夫·米勒–布羅克曼 . 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 [M] . 上海美術出版社 . 2016
[3] 何玢潔.基于工程機械產品外觀設計中的比例與尺度研究 [J] . 設計 . 2016 (7) :130-131
[4] 金伯利·伊拉姆 . 設計幾何學:關于比例與構成的研究 [M] . 知識產權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2003
[5] 李昊宇 . 幾何與設計:探索另一種設計方法 [J] . 裝飾 . 2016 (09) :104-106
[6] 陳旭 . 產品形態設計中的心理學因素分析 [J] . 機械設計 . 2013 (03) :105-106